柿子情歌
陳國慶攝
從小到大,我對柿子情有獨鐘。
前幾日愛人去他姐姐家。姐姐知我愛吃軟柿子,裝了20多個讓帶回來。紅紅的柿子透亮誘人,一下子就勾起了肚子里的饞蟲。迫不及待用溫水泡熱一個解饞,真是甜得很!
想起兒子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柿子饅頭,轉頭問他:“鵬兒,媽今天做柿子餅,好不好?”兒子即刻歡欣響應。
柿子餅是我喜歡的甜食,其做法簡單。把去了皮的柿子放入盆中,加適量白糖、芝麻,用筷子攪拌均勻,然后倒入面粉。面團定要和得軟,口感才好。揉好的面團先醒發半小時,再搓成長條,切成大小相同的小劑子后搟成圓餅,放入油鍋中炸。當圓圓的柿子餅下到鍋里,隨著“滋啦滋啦”的聲音,柿子香、芝麻香瞬間溢滿廚房。
用笊籬將炸得金黃的柿子餅撈出擺盤,端給正在客廳看電視的父子倆。剛出鍋的柿子餅還燙嘴,愛人就迫不及待吃了一口,邊吸溜嘴邊說:“嗯嗯,還真香甜!”說著話又夾起一塊塞我嘴里。輕輕咬上一口,頓覺軟糯香甜,眼前突然出現了那些年母親做的柿子窩窩頭。
記憶中,家鄉的柿子樹很多,土崖上、溝沿邊、大路旁,隨處可見。每年生產隊分下柿子后,母親都會精挑細選把柿子分為4個等級:又紅又大又硬的,用來做柿餅;又紅又大只是稍微有點發軟的先存放起來,等到冬天吃軟柿子;有一點軟還有點小傷的,放在鍋里用溫水暖一晚上,第二天直接吃,甘甜爽口;剩下的小的、破的柿子用來做柿子醋。
那時候缺吃少穿,平日里吃的都是玉米面饅頭。為了調劑生活,到了秋冬有了軟柿子后,母親就會為我們蒸一點玉米面柿子窩窩頭。
當母親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,我也趕緊洗干凈手湊過去幫忙。母親是個很開明的人,對于做家務,只要是我們力所能及的,母親從來都是鼓勵。記得剛開始時我做的窩窩頭看起來不那么周正,母親卻是夸贊連連:“看看,我二姑娘就是手巧,做得真好!”母親給予的肯定和贊揚,讓我有一種成就感,更多了幾分自信。我想,如今的我酷愛做美食也是得益于早年母親的鼓勵。
柿子窩窩頭蒸熟了,我們姐弟幾個急不可耐地用筷子夾起一塊就往嘴里塞,軟糯糯、甜津津、香噴噴……至今回想起來,口水都會禁不住流下來。不過,柿子窩窩頭母親不會讓我們多吃的,一來它不是發面的,吃多了會傷胃;二來那時候軟柿子也是不多的,柿子窩窩頭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比較珍貴的美食了。
因為我對柿子的鐘愛,兒子鵬兒從小也特別喜歡吃柿子,那個時候,我給鵬兒做得最多的就是柿子饅頭。
當時,在我任教的北牛池學校校園里有很多柿子樹。俗話說:立秋胡桃白露梨,寒露柿子紅了皮。每當過了寒露,一個個紅彤彤的柿子就像小燈籠掛在枝頭。當樹上的軟柿子逐漸多了時,時不時就有幾個掉到地上摔破了,這時候,校長就會對大家說,軟柿子你們愛吃就摘了吃吧,掉地上可惜,學生掃地也不好掃。有了校長的許可,我常常就會摘一些軟柿子給鵬兒蒸柿子饅頭吃。
那時候,我和鵬兒就住在學校里。每當我蒸好柿子饅頭,即使吃過了飯,鵬兒也總要拿上一兩個去教室,給他的那些小伙伴們每個人掰一點吃。記得有一次,他回來對我說:“媽,你班娃娃也要吃柿子饃饃哩!”我笑著說:“好??!讓他們來我房里吃,叫我看看是哪幾個饞貓?!?/p>
沒想到下課后,還真有五六個淘氣包來了,喊了“報告”一進來就嬉皮笑臉地說:“老師,您蒸的柿子饃饃真好吃,我們也想吃哩!”我一看,就是平日里那幾個搗蛋鬼,腦袋瓜聰明,就是不好好學習。我故意繃著臉說:“好??!柿子饃饃老師可以給你們吃,但老師有個條件。答應了,柿子饃饃管飽吃;不答應,想吃柿子饃饃,門都沒有!”“老師您說,只要讓我們吃柿子饃饃,啥條件我們都答應?!甭牭街皇且笏麄兩险n認真聽講、考試必須考及格,幾個小家伙不假思索地答應了??此麄冋J真的樣子,我笑著把柿子饃饃遞到他們手中:“老師相信你們,考試及格了,柿子饃饃讓你們盡飽吃?!蹦且院?,他們不僅上課認真聽講、積極思考,遇到不懂的地方下課后就來房里問我,學習成績越來越好,讓我很欣慰。
如今,我離開北牛池學校已經10多年了,也許當年的毛孩子們見了面我也認不出了吧?可是這些刻在靈魂深處的記憶,現在想起來,依舊還是那樣的暖、那樣的溫馨……
歲月,就這樣一年又一年,悄然在指尖劃過,而柿子也見證著我們日新月異的生活。從柿子窩頭、柿子饅頭到柿子餅,紅彤彤的柿子給了我太多值得回味的記憶,同時讓我懂得了,只要熱愛生活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,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。
尚仙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