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疫情防控小知識】學校等重點機構如何做好常態化防控?
防輸入、防擴散、防反彈、防外溢、防拖尾……10月31日,山西省委召開第114次疫情防控專題會,對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再部署。會議指出,要把確保校園絕對安全作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。
那么,全省高等學校、中小學校、托幼機構、培訓機構等重點機構如何做好常態化防控,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作出要求。
一、重點機構定義
維持社會正常運轉或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的機構,包括黨政機關、企業和事業單位、醫療機構、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、養老院、護理院、監管場所、高等學校、中小學校、托幼機構、培訓機構、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工地等。
二、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
在采取加強內部管控、清潔消毒、通風換氣和個人防護等防控措施前提下,各類重點機構保持正常運轉。
1.落實單位主體責任,制定應急工作預案,開展應急演練,做好口罩、洗手液、消毒劑、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。
2.建立健康監測制度。每日對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,建立健康臺賬,如出現發熱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等癥狀,須及時就醫。
3.在單位入口處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,對來訪人員進行體溫檢測、核驗健康碼并進行登記,正常者方可進入。
4.加強辦公室、食堂和衛生間通風換氣,保持空氣流通。每日開窗通風2~3次,每次20~30分鐘??照{通風系統使用時,其衛生質量、運行管理、衛生學評價和清洗消毒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。
5.加強對食堂、宿舍、衛生間、電梯間等重點區域和電梯按鈕、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。加強垃圾分類收集、及時清運,并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消毒。定期向地漏加水,每次加水350ml。
6.在辦公室、食堂和衛生間等場所配備足夠的洗手液,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,有條件時可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。
7.倡導食堂采取分餐、錯峰用餐,減少堂食和交流。食品等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,保證來源可追溯。
8.倡導采用無紙化辦公,減少人員之間的直接接觸;盡可能減少大型會議、培訓以及人員聚集的活動,人員之間保持安全距離。
9.改善工作人員宿舍或臨時居所的居住環境和衛生設施。宜按照使用面積不低于4平方米/人的標準進行配置。
10.工作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崗位性質、風險等級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、N95/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,戴一次性手套。
11.推進無禁忌癥、符合接種條件的工作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。對于符合條件的18歲以上目標人群進行1劑次同源加強免疫或序貫加強免疫接種,不可同時接受同源加強免疫和序貫加強免疫接種。
12.提醒人員注意個人衛生。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,將使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,打噴嚏和咳嗽后應用洗手液(或肥皂)徹底清洗雙手。
13.加強人員健康培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