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河奔騰看中國丨4路直播,打卡汾河碧波好風光
江河奔騰看中國,人說山西好風光。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,黃河的第二大支流,發源于寧武縣管涔山,在萬榮縣廟前村匯入黃河,流經忻州、太原、呂梁、晉中、臨汾和運城6市27縣(區) ,全長716公里。從2017年起,我省全面打響汾河流域污染治理攻堅戰,控污、增濕、清淤、綠岸、調水“五策并舉”,強化減污與增水并重,全流域、全方位、全系統綜合施治。如今的汾河,岸綠水清、人水相親,百業興旺。
太原汾河景區晉陽橋段,一泓清水揚素波、兩岸錦繡風光好;太原汾東污水處理廠,藏著汾河水質越來越好的奧秘;晉祠大米有機種植基地,喜看稻菽千重浪,稻花香里說豐年;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介休段,一幅生態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......10月4日,山西日報新媒體、山西新聞網和山西云媒體,聯合推出“江河奔騰看中國·山西篇章”汾河中游段融媒體直播報道,4路記者分赴汾河中游4個點位,打卡汾河碧波好風光。
太原汾河景區晉陽橋段
汾河清波,兩岸錦繡
“身旁是碧波蕩漾的汾河,腳下是紅藍相間的自行車道,在汾河邊騎行真的是一種享受?!鼻镲L送爽、雨后初霽,太原市騎游協會副秘書長茹太平帶領20余名騎游愛好者,在太原自行車道上感受騎行的魅力。在他們騎行的不遠處,就是西山落日的最佳觀景點“汾河晚渡”,河面浮光耀金,舟行影移,游人泛舟其間或憑欄遠眺,像是穿越至“山銜落日千林紫,渡口歸來簇如蟻”的古晉陽風景。
▲打卡太原汾河景區晉陽橋段,看看風光有多美
北起上蘭汾河漫水橋,南至迎賓橋以南2公里處,全長75公里的濱河自行車道已經是太原市的“網紅”景點?!俺俗孕熊嚨?,汾河景區近幾年還新增了‘汾河晚渡’景點,汾河四期工程也正式和公眾見面,三處新增景點已成為網紅打卡勝地?!碧蟹诤泳皡^管理委員會宣傳接待科負責人郭凡介紹,如今的汾河公園,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,其中綠地面積約9.5平方公里、水面面積約10.5平方公里,蓄水總量約3000萬立方米,鳥類也從最初常見的四五種增加至165種。
在汾河景區碧綠絹帶的南端,晉陽橋段水域長約2.5公里,寬約300米,水深達7米,是山西水上運動訓練基地,賽艇、皮劃艇和龍舟項目都在這里訓練。這里也是我國北方地區唯一一處按照皮劃艇和賽艇訓練的國際標準,在天然河道上建成的訓練水域。由于需要常年和水親密接觸,為確保水質不影響運動員健康狀況,皮劃艇、賽艇等靜水運動的訓練水域,水質必須達到III類水以上標準。而這也正是汾河水質不斷向好的有力證明。
“在這里訓練的最大感受,就是環境特別好,看著兩岸的風景,心情很放松?!鄙轿魇∩鋼羯浼线\動中心賽艇隊隊員房靜洳正在藍天碧水間劈波斬浪,她要備戰3年后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的第15屆全運會,為山西賽艇爭金奪銀。蔥蘢的河岸、寬闊的河面、清澈的河水、清新的空氣,這位“00后”運動員在這樣的環境里出發,夢想的實現也指日可待。
太原汾東污水處理廠
治污有良策,河渠清如許
問水哪得清如許?治污背后有良策。2020年7月,太原宣布汾河流域太原段國考斷面全部退出劣V類水體,而在汾河流域太原段水質提升工作中,太原汾東污水處理廠為汾河水質越來越好默默助力。
▲深入太原汾東污水處理廠,了解水質如何好起來
粗格柵、細格柵過濾,曝氣沉砂池、初沉池中沉淀……在太原汾東污水處理廠,平日里惡臭的污水經過處理,變成一泓清水汩汩流入汾河支流。這處占地205.65畝的污水處理廠共有兩條工藝流水線,日處理規模35萬噸?!罢麄€凈水過程大約需要預處理、生化處理、深度處理三道工序,從污水進廠,到清水流出,這個過程僅僅需要20個小時左右?!碧跂|污水處理廠凈化車間副主任楊占林介紹,污水經過層層處理,最終變成了清水,其水質指標高于地表Ⅴ類水,一泓清水奔騰而出,排入瀟河,隨即進入汾河。這也讓太原汾河這段綠色生態長廊,成為城市天然的“加濕器”。
目前,太原市共有7個污水處理廠,基本實現建成區生活污水全收集處理。作為黃土高原上的資源轉型城市,從2017年開始,太原系統實施“九河治理”,汾河支流“雨污分流”,并同步建設沿線帶狀公園,城市生態環境煥然一新。通過雨污分流、截污納管、九河治理、污水處理廠的新建擴建和提質增量,汾河斷面達標的問題得到解決,汾河水質好轉、水量豐沛。
晉祠大米有機種植基地
喜看稻菽千重浪,稻花香里說豐年
收割、脫粒、卸倉、裝車、運輸......在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野莊村的農田里,一臺臺收割機、拖拉機在稻田間歡快地奔忙,辛勤收割稻米的農民們傳來爽朗的笑聲,再現“喜看稻菽千重浪,稻花香里說豐年”的幸福景象。
▲走進晉祠大米有機種植基地,一覽汾河岸邊的豐收景象
“大米芯芯藕瓜瓜,元宵蛋蛋女娃娃?!睍x祠大米是“晉源四寶”之一,有著3000多年的種植史。歷史上,當地人依托水量充沛、土壤肥沃等先天優勢,孕育了“晉祠大米”這一北稻精品。如今,顆粒歸倉豐收盛景的再次上演,也離不開汾河水的灌溉?!耙郧坝捎谏鷳B和水質的問題,村里的水稻種植停了一段時間,一直到2020年,隨著汾河水質的向好、水量的豐沛,才又開始復種水稻。今年更是一個豐收年,每畝水稻產量都在1500斤以上?!币扒f村黨支部書記郭陽介紹,按照目前的市場價,每畝大米的售價在8元左右,隨著“米袋子”的不斷飽滿,村民們的“錢袋子”也越來越鼓。
據了解,太原市近年來按照“區域化布局、標準化示范、規?;a、品牌化打造”的思路,大力恢復晉祠大米種植,保護和打造太原農耕文化千年品牌,連續3年在晉源區打造水稻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基地,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、旱育種植、優良品種和全程機械化等有機旱作技術,發展精深加工,做強品牌優勢,促進晉祠大米提質增效。
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介休段
大河風光“上新”,繪就生態畫卷
河面波光粼粼,岸邊綠草如茵;偶有野鳥和白鷺掠過,為碧波蕩漾的汾河平添生機活力......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介休段,汾河正在逐漸“風光美起來”。
▲前往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介休段,探訪重建生態環境的背后
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是以汾河為重點的“七河”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示范工程,治理范圍北起汾河三期末端,南至文峪河匯入口,涉及太原市小店區、晉源區、清徐縣、呂梁市文水縣、晉中市祁縣、平遙縣、介休市,全長97公里,主要包括主河床整治和綠化景觀工程。
“我們從去年4月份正式開工,到去年底土建項目基本完工,目前是正在進行水生植物的栽種?!狈诤影俟镏杏问痉秴^介休段生態治理工程項目副經理王飛介紹,這個工程是實現汾河“風光美起來”的重中之重,通過多種措施相結合,恢復河道岸線自然之美,修復河道水、陸生態空間,恢復治理段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,改善河道生態環境,營造郊野濕地公園,形成百公里水利長廊、景觀長廊、文旅長廊,再現大河風光。
“該工程建成后,將實現治理段20年一遇防洪標準,新增濕地6800畝,同時促進介休市水資源高效配置和節水型社會建設?!表椖靠偣こ處煆埡陚ネ嘎?,預計明年4月,項目就能全線完工。
汾河流水嘩啦啦,澤被三晉美如畫。從過去“有河無水,有水皆污”,到今天“一泓清水入黃河”,時間見證著汾河流域生態環境發生的巨變,也見證著大河盛景一步步變為現實。水量豐起來、水質好起來、風光美起來,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,碧波蕩漾的大河風光,就在身邊。
▲汾河風光片